打好育人组合拳,走出育人新路子——环境工程系2020届毕业生3+2专升本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0-11-05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量:
在2020年全日制专升本考试中,环境工程系2020届毕业生中46名学生分别被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本科院校录取,取得可喜成绩。另悉,在该系东区三栋203室,8名同学一同考取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这个师生们眼中的“学霸寝室”,有2人为中共党员,有4人曾是学生干部。专升本录取率的提升和“学霸寝室”的出现,除了同学们自身的勤奋努力外,也与该系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密不可分。
近年来,环境工程系紧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新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坚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凝聚党建育人合力,把立德树人内化到系部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形成了党建引领驱动的协同育人体系,育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以“素质测评”为主导优化激励机制,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该系积极打造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平台,内容包括基础素质测评和发展素质测评两个方面。涉及学业提升、日常表现、职业技能、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竞赛和文艺作品等七项内容。测评内容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引导学生设定目标、做好规划;另一方面,其结果作为学生各级各类奖学金评选、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也不断鞭策和鼓励学生砥砺奋进。
以“组织育人”为主体强化人才培育,着力提升育人能力
经不断实践探索,该系形成了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145”组织育人模式:即围绕1个目标,培养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针对党员发展的4个阶段实施5项重点工作——坚持四级联动,提升党建整体效应;健全四项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创新四种方法,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打造四个平台,发挥示范引领功能;强化四项措施,保证培育发展质量——以此构建培育、示范、引领的育人体系。
在党员培育的各阶段,结合学院党建“四联”工作,让学生参与系部学生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校风学风建设,形成党建引领驱动的协同育人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以“分类指导”为主线细化帮扶措施,着力提升育人品质
以学院入选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紧密结合系部实际,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进一步深化落实“145”育人模式,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一是将新生作为重点,围绕“迎新季”上好“入学第一课”,引导新生迅速适应新环境,系好大学学习的“第一粒扣子”,打通“最初一公里”;二是针对二年级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夯实“中间一公里”;三是结合“毕业季”,把升学、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素质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优秀毕业生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拓宽“最后一公里”。
以“过程管理”为主旨深化常规落实,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一是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及时开展警示教育、思想教育和学业帮扶工作;二是强化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力度。组织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联动,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三是强化班级、寝室管理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四是强化家校共管力度。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家长微信群,系总支书记、教学副主任、组织员、辅导员加入其中,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切实提升管理实效。
以“品牌带动”为主题固化阵地建设,着力提升育人水平
该系以学风建设为主题,开展“书香工程”“技能比拼”“体育竞技”等品牌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讲座、专业知识竞赛、读书分享会、“娓谈”等系列活动,立足专业特点,依托实训教学,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升华思想境界,达成知行合一。通过系列品牌活动,筑牢学生精神家园,让学生在“乐活”中全面发展,从而促进育人水平的提升。
几年来,该系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有机整合育人资源、育人环节和育人内容,多措并举,打出育人组合拳,走出了一条育人新路子,实现了育人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同频共振,为多途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